他坐牢为什么越坐越长最近一次真诚悔悟交待漏罪令他如释重负本报记者 陈卓 通讯员 靖飞 汤秋生
王远(化名)曾是嘉兴一知名国企的老总。继去年6月和今年2月先后因受贿罪和职务侵占罪被判刑后,最近他又因涉嫌受贿、挪用公款,将第三次被推上审判席。
监狱为何越蹲越长—— 两个难以饶恕的错误 王远走上今天的路,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原来在公司里,王远曾是不少员工心中的榜样——因为凭借自身努力,他曾书写了从一个普通员工到公司总经理的传奇。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传奇”经理,如今却深陷囹圄,而且越陷越深。 说起为何会坐牢,王远不由感叹:“我一辈子犯下了两个难以饶恕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贪。别人送的礼物、代价券和现金,王远来者不拒。2005年,在帮助某包工头工程中标后,王远一下子得到了8万元的“好处费”。 王远不但贪财,还贪杯。出任国有企业总经理后,他手中掌握了实权,各方面的应酬渐渐增多。清醒时王远还能掌握分寸,可是酒到正酣时就没了方向。此时面对包工头的一次次“公关”,他往往都一一笑纳。有时第二天酒醒了,连钱是谁送的他都想不起来,直到对方有所“提醒”,他才恍然大悟。 王远犯下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总抱着侥幸心理,这导致他牢越坐越长。 “有坦白交代的机会,可是我总是不老实,想逃避处罚。”王远对此十分懊悔。 去年6月14日,王远因犯受贿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而到了今年2月9日,王远因犯职务侵占罪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之前他在购买公司设备时曾私下和他人“揩油”35万元。 两次走上被告人席,对王远来说还“不够”——正在服刑的他,今年7月15日又因涉嫌受贿、挪用公款一案再一次被立案侦查。他由此将面临第三次审判。 “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作怪,使我两次从监狱里又被带回到法庭上。”
想做一个清白人—— 检察官的真诚让他坦白 这次,面对检察官的讯问,王远不是沉默,就是一句接着一句抱怨。案件侦破工作陷入了僵局。 没想到的是,9月5日审讯时,王远突然脸色惨白,低着头一言不发,手捂着肚子,一下就倒在地上,表情十分痛苦。 “快扶他躺下,马上联系医生!”检察院的邱教导员估计,是心理上的压力让王远的老胃病又犯了。 “是急性胃炎,开点药养养胃就好了。”医生开完药走了。办案人员深夜拿着药方子,跑了好几家药店才买到了药。那天,办案人员还为王远准备了一份夜宵。第二天,检察长知道王远的病情后,特意嘱咐食堂为他准备几个清淡小菜。 几天后,当检察官再一次把菜端到王远面前时,王远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叫食堂不要做这些菜了,我的病早好了,你们这么办案,我真的服你们。我是一个犯了罪的人啊,你们对我这么好,我真的很惭愧!” 当天晚上,王远就交代了他伙同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沈某一起挪用公款的事实。“检察官同志,你们曾给过我自新的机会,可是我没有珍惜,两次从监狱里被押回后,我想通了,这一回我再也不想藏着掖着了,我想做一个清白的人,我要把自己的事说清了,我还拿过其他人的钱!”而后,他又交代了自己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包工头现金的犯罪事实。 最终,检察院审查查明,2002年春节前至2002年9月,王远担任公司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先后3次收受他人贿赂25000元,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王远还与另一被告人沈某共谋共同挪用公款100万元用于营利性活动。 得到老父和孩子的消息——
如释重负等待第三次判决 中秋当夜,检察官给正在羁押中的王远送去了月饼。吃着月饼,王远再一次流下了眼泪。 由于王远交代的事实时间久远,行贿人员也去向难寻,侦查又一次陷入了困局。王远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提供了证据线索:收取赃款时,他的弟弟在场。 第二天,王远的弟弟被传唤到检察院。为了打消弟弟的疑虑,王远还特地写了留言条给弟弟,要他一五一十把事情说清楚。在审讯完后,王远的弟弟也给王远写了一封信,信中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80多岁的老父亲身体硬朗,他的孩子如今大学快毕业了,找工作还算顺利。 看到这些,王远如释重负。他说,自己出事后,没办法照顾老人,为此曾深深自责。他曾是孩子的骄傲,现在孩子却是他的骄傲。知道他们一切平安,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他等着法院对他的第三次判决。 |